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6的文章

黃山歸來不看岳

僅以此文紀錄黃山歷險記,以免有一天我忘記。 第一天在雨衣當擺設,背包睡袋無一倖免的狂風暴雨下,心懷畏懼的 進入黃山風景區,親身接受長達七小時的大自然洗禮,挺住我一步步 往上爬的不是勇氣,是無法回頭的無奈,偶爾提醒自己看看山中的細與朦朧風景 多麼悠然宜人,順便休息再繼續,一路緩慢往三主峰之一的光明頂邁 進。遙遙路途上深刻感受到擁有能遮風避雨的家與熱水是多麼令人感 激。 感謝主傾聽我的禱告,風雨過後的陽光果然特別燦爛 第二天成為少數的幸運族群,在山頂看到了清楚的日出雲海,我都感 動的快哭了,終於沒有白花錢了入山。第二天一整天的好天氣,讓我們看 清了黃山一部分的面貌,大概就是石頭山的概念,山高谷深,人在山 林中真的很渺小,被山包圍真的有與世隔絕的感覺,可惜那裡是大陸 ,空靈大概一秒就會被喧囂的遊客拉回現實,我還在黃山,沒有與世 隔絕。 就在好天氣下一路從光明頂往下山路線爬,中途大概也上了三座副峰 ,不過我不知道那些是什麼峰,反正就是跟著走的概念。爬到迎客松 聽其他同行前輩說三主峰之一的天都絕頂竟然開放了,據說他們來了 五次只有這次遇到,感覺機會很是難得我就屁顛屁顛的跟去了。媽呀 我看到逼近垂直的登頂路線我腿都軟了,但為了不讓自己後悔,更想 讓這趟旅程在物超所值一點,就咬牙拉緊登山繩索一起往上爬了,一 爬才知道我剛剛看到的路線只有前三分之一,後面還有三分之二的路 在等我。 再一次我沒有退路,不敢往後看只能一直往前手腳並用的爬,爬到越 上面遇到的很多親切的人一路鼓勵我們說在五分鐘就到了,就這樣聽 了五六次在爬五分鐘,還是沒到。我們只能一步步的踩穩往上繼續爬 ,誰都不想賭一個不小心滑倒會發生的事情,我看著裸露的巨大岩石 山在我旁邊感覺好像很近,但其實離我非常遙遠,我當下的想法不是 好壯觀啊!而是視覺距離和物體大小好像有一點關係之類的物理問題 ,原諒我的不浪漫,總之爬黃山會顛覆很多以前對大自然的感受,即 便我出身花蓮看習慣了中央山脈,還是再一次的被大自然征服。 就這樣攻了頂,黃山在我腳下卻看不見山的盡頭,雲在我下方的感覺 ,天空離我很近的感覺,睥睨群山的感覺,覺得自己根本英雄,不得 不感謝父母支持我來交換,感謝自己屁顛屁顛的勇氣,最重要的是感 謝這樣的好天氣。 不過我還太天真,爬上黃山不難,真正的難的是下黃山,這就不多加贅 述了,大概就是以極為愚...

1042東南大學交換心得

        位於南京的東南大學,創校於 1902 年,除了擁有長達百年的校史,更為中國大陸一線大學,其理工科相關院系可以說是在江蘇省,甚至整個南方擁有獨霸一方擁名氣與實力,更有 985 工程、 211 工程以及全中國大陸 34 所可以獨立招生的大學等殊榮。很榮幸在 1042 申請前往該校的信息工程學系,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換,體驗與參與,中國大陸最頂尖的學生的校園生活與文化。 一、關於東大競賽         關於東南大學的校園生活中,多樣化且專業化的校園較賽最令我印象深刻。在東大這樣的頂尖學校中,學生的競爭並不局限於課堂上的考試分數與成績排名。從才藝競賽到學術競賽,各式各樣的校園競賽,大約每隔兩周就會有一項在校園的某一隅熱烈上演。例如東南達人秀、「十佳歌手」、東大「沙場點兵」、東大具代表性的「樓道」歌唱大賽等才藝鬥智比賽,或是「結構創新競賽」、「數學建模競賽」、「嵌入式電路系統設計」、「智慧生活設計」、多種程式競賽、各項性質的文案設計比賽等等,東大學子透過各項學科競賽,將理論與應用相結合。同時,由於東大的理工學系劃分仔細,基於術業有專攻的道理,為了競賽擁有好成績,促進學生們積極向外尋找不同科系學生們互組成團隊參賽,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對於不同專業的尊重,以及互助合作對於團隊的重要性。         在東大生活中,由於一些系統問題,我無法報名參加校內所舉辦的各項競賽,但是很幸運我遇到一群很好的同學,讓我以觀摩的身分,跟著他們的組別一同準備。我所觀摩的競賽是「結構創新競賽」與「數學建模競賽」。結構競賽根據主辦方所提供的材料種類與數量,發揮創意設計建築結構圖,並加以實作出作品,最後透過分為八級的強度測試,篩選出建材最少、抗震力最佳的作品。「數學建模競賽」,在東大算是一場極為盛大的比賽,因為東大中,「數學建模」是所有理工科系的必修課,因此該比賽就成為學生們在考試前一爭高下的最好時機。今年的校內數學建模競賽題目是給定太陽軌跡照片,已知條件為拍照的時間與日期,參賽者必須用科學方法,找出並證明該太陽軌跡的照射地點。今年的挑戰難度在於參賽者處理太陽軌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