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筆記] Google API

每次都要登入 playground 找 API 實在有點小麻煩,且一陣子不用就會忘記規則 ( 太菜惹 乾脆就認真把幾個重要的記錄下來吧! BTW google fitness的是走OAuth2認證~ 撈資料:  https://www.googleapis.com/fitness/v1/users/me/dataSources/這裡是預查找資料的id API manual 上的,要幹嘛我忘惹(待確認) https://www.googleapis.com/fitness/v1/resourcePath?parameters 下指令語法: curl -H 'Authorization : [ User 身分 (ex:Bearer) ] [Token ] [放撈資料的URl囉~] 最後小抱怨一下,google+的fitness豪難用RRR  超級不適合菜鳥的QAQ
最近的文章

[筆記] 串接 知識決策模型 / 知識推論引擎 / 工作流程模型 / 工作分派引擎 ,一起手牽手心連心! Case實例

生字: Ontology 知識本體論:   定義特定的應用領域中,知識術語的集合。什麼種類的事情可以存在, 以及它們之間的交互關係,以達到知識共享目的。 如:包含語彙(Vocabulary),語意上的相互連結(Semantic Interconnection), 以及在推論(Inference)和邏輯(Logic)上的簡單規則(Hendler , 2001)。 OWL:The Web Ontology Language SWRL :Semantic Web Rule Language ,以語 義 的方式呈現規則的 一種語言 ,細節待研究 Protégé: 本體編輯和 知識取得 軟體,一種工具而已,不用想太多。 Jess Rule Engine:Java寫的一種工具,也不用想太多  ------------------------------------------------------- 知識決策人工智慧的領域演化過程: > 從20年前的數學模型、機率統計 >  語意描述建模 > 語意法則 > 推論引擎去分析推斷,產生真實的邏輯判斷結果 過去Ontology定義領域知識架構與其樹狀圖,在進步一點的利用RDF標準化結構。 今日利用OWL定義Ontology結構與親屬關係,建立實例 ( Instance ) 轉化為 Rule, Rule再利用推論引擎產生推論結果。 知識決策模型(Hypothesis) + 知識推論引擎(Procedure) + 工作流程模型(Model) + 工作分派引擎(Procedure) + 系統開發 (Implementation)  結合實例 //Ontology架構  知識決策架構 瞭解 領域環境 分析 & 歸納 領域問題 定義   領域知識 & 知識關聯架構  透過   OWL-DL語言 建立 Ontology 模型  透過   Protégé工具 , 管理 Ontology (亦可用於建立)  定義   屬性(Property)  建立 ...

關於夢想啟航

記得第一次加入夢想啟航輔導團隊,是在大一的時候,秉持著一種很感謝有人願意提供這樣的資源,給家鄉的學弟妹的心情,加入了輔導員團隊。記得高三時我代表班上受訓模擬面試,接下來將近一個月中,我都在幫同學準備面試跟練習。我常常想,如果當時我畢業時也有這樣的資源,擁有更專業的團隊可以輔導我們,那我們班或是我們學校在面試這一塊會不會有更好的表現。 今年 3/19 跟著多元輔導團隊一起下嘉義,幫助嘉義高中為主的學生們進行模擬面試跟備審健檢。從前一天 SITCON 剛結束將近晚上 11 點才到住處,隔天 5 點起來趕集合時間的爆炸行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會有一群人,願意無償做這些事情,包含我自己?最初的原因是想要幫助自己的學弟妹,跟順便回家一趟,那現在又是為什麼? 面試面試著,我慢慢懂了,透過仔細閱讀跟思考每一份備審內容,都可以幫助我在寫東西時,後退一部審視自己所寫出來的東西,所呈現出來的觀點與想法,是否合乎重點,是否能被人看見,透過每位學員的生命經驗,思考該如何包裝與連接,同時可以在與人相處上多一分觀察與理解。我看著每一位進來的學員,他們的備審資料,聊一聊選系的動機。每一位都讓我看到一些影子。有些是我所羨慕的影子,有些是跟我背景相性格相似的影子,有些是我過去遇到挫折的影子,甚至是我同學的影子。這些影子都提醒我,這些學員曾經和我這麼相像,曾經我很希望有一個人在路上能給我一些援助,而我當下只希望現在的我,來得及給妳一些微薄的幫助。 每一個學員,有的對自己的背景,很有自信展現;有的意志堅定頭腦清楚而且目標明確;有的分享出他最真實的經驗跟感受,也許他以為自己不甚完美,但他不知道他的經驗彌足珍貴且具有價值;有的緊張但不失萬全準備;有的性格踏實,儘管對自己很沒有把握,不過依舊盡力準備。在他們身上看到的那股想要填資工系的真誠,那種不論任何挑戰與勇氣我都不會退縮的精神跟熱情,都讓我很感動。大概,也讓我重新回想起自己當時的熱情跟愛。 我由衷的希望,這股真誠跟熱情,未來大一時,可以幫助他們不忘初衷,走過最辛苦的時期。希望他們可以理解,理想的跟現實不一定能夠接軌,有時候你以為可以扛住的壓力與打擊,其實比你想像的更具致命性,有時候同儕的壓力跟天分上的差距都會是消磨的主因,希望他們可以理解,付出與不對等的回報其實都會打擊自己或是自我懷疑,消磨掉熱情與愛,有時候轉念與求助,並不是那麼容...

[筆記]Fitbit API - HR Time Series

由於之前使用 FITBIT api 不同 type 要資料時,回傳 json 檔案格式不盡相同,也並非所有 api 所提供的 URL 都能取得資料,因此決定專門整理一篇,將 app type 設為 client 與 personal 進行回傳資料格式實測並記錄結果 當 app type 為 client 時: 一般的 Time Series : Resource URL : 當 URL 為 https://api.fitbit.com/1/user/[user-id]/activities/heart/date/[date]/[period].json 回傳資料:取得僅 daily 總結資料,包含 restingHeartRate( 型態同 API) period : 1d 、 7d 、 30d 、 1w 、 1m ,回傳資料是 period 前所設定的 [ date ] 往回推 [ period ] time , 30d 與 1m 差別於,取 [ date ] 往前推算的整整 30 天,或是 [ date ]  往前推的一個月 當 URL 為  https://api.fitbit.com/1/user/[user-id]/activities/heart/date/[base-date]/[end-date].json 日期可以跨月份任意指定 Intraday Time Series Resource URL : 當 URL 為 1.      GET https://api.fitbit.com/1/user/-/activities/heart/date/[date]/[end-date]/[detail-level].json 2.      GET https://api.fitbit.com/1/user/-/activities/heart/date/[date]/[end-date]/[detail-level]/time/[start-time]/[end-time].json 3.      GET https:/...

黃山歸來不看岳

僅以此文紀錄黃山歷險記,以免有一天我忘記。 第一天在雨衣當擺設,背包睡袋無一倖免的狂風暴雨下,心懷畏懼的 進入黃山風景區,親身接受長達七小時的大自然洗禮,挺住我一步步 往上爬的不是勇氣,是無法回頭的無奈,偶爾提醒自己看看山中的細與朦朧風景 多麼悠然宜人,順便休息再繼續,一路緩慢往三主峰之一的光明頂邁 進。遙遙路途上深刻感受到擁有能遮風避雨的家與熱水是多麼令人感 激。 感謝主傾聽我的禱告,風雨過後的陽光果然特別燦爛 第二天成為少數的幸運族群,在山頂看到了清楚的日出雲海,我都感 動的快哭了,終於沒有白花錢了入山。第二天一整天的好天氣,讓我們看 清了黃山一部分的面貌,大概就是石頭山的概念,山高谷深,人在山 林中真的很渺小,被山包圍真的有與世隔絕的感覺,可惜那裡是大陸 ,空靈大概一秒就會被喧囂的遊客拉回現實,我還在黃山,沒有與世 隔絕。 就在好天氣下一路從光明頂往下山路線爬,中途大概也上了三座副峰 ,不過我不知道那些是什麼峰,反正就是跟著走的概念。爬到迎客松 聽其他同行前輩說三主峰之一的天都絕頂竟然開放了,據說他們來了 五次只有這次遇到,感覺機會很是難得我就屁顛屁顛的跟去了。媽呀 我看到逼近垂直的登頂路線我腿都軟了,但為了不讓自己後悔,更想 讓這趟旅程在物超所值一點,就咬牙拉緊登山繩索一起往上爬了,一 爬才知道我剛剛看到的路線只有前三分之一,後面還有三分之二的路 在等我。 再一次我沒有退路,不敢往後看只能一直往前手腳並用的爬,爬到越 上面遇到的很多親切的人一路鼓勵我們說在五分鐘就到了,就這樣聽 了五六次在爬五分鐘,還是沒到。我們只能一步步的踩穩往上繼續爬 ,誰都不想賭一個不小心滑倒會發生的事情,我看著裸露的巨大岩石 山在我旁邊感覺好像很近,但其實離我非常遙遠,我當下的想法不是 好壯觀啊!而是視覺距離和物體大小好像有一點關係之類的物理問題 ,原諒我的不浪漫,總之爬黃山會顛覆很多以前對大自然的感受,即 便我出身花蓮看習慣了中央山脈,還是再一次的被大自然征服。 就這樣攻了頂,黃山在我腳下卻看不見山的盡頭,雲在我下方的感覺 ,天空離我很近的感覺,睥睨群山的感覺,覺得自己根本英雄,不得 不感謝父母支持我來交換,感謝自己屁顛屁顛的勇氣,最重要的是感 謝這樣的好天氣。 不過我還太天真,爬上黃山不難,真正的難的是下黃山,這就不多加贅 述了,大概就是以極為愚...

1042東南大學交換心得

        位於南京的東南大學,創校於 1902 年,除了擁有長達百年的校史,更為中國大陸一線大學,其理工科相關院系可以說是在江蘇省,甚至整個南方擁有獨霸一方擁名氣與實力,更有 985 工程、 211 工程以及全中國大陸 34 所可以獨立招生的大學等殊榮。很榮幸在 1042 申請前往該校的信息工程學系,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換,體驗與參與,中國大陸最頂尖的學生的校園生活與文化。 一、關於東大競賽         關於東南大學的校園生活中,多樣化且專業化的校園較賽最令我印象深刻。在東大這樣的頂尖學校中,學生的競爭並不局限於課堂上的考試分數與成績排名。從才藝競賽到學術競賽,各式各樣的校園競賽,大約每隔兩周就會有一項在校園的某一隅熱烈上演。例如東南達人秀、「十佳歌手」、東大「沙場點兵」、東大具代表性的「樓道」歌唱大賽等才藝鬥智比賽,或是「結構創新競賽」、「數學建模競賽」、「嵌入式電路系統設計」、「智慧生活設計」、多種程式競賽、各項性質的文案設計比賽等等,東大學子透過各項學科競賽,將理論與應用相結合。同時,由於東大的理工學系劃分仔細,基於術業有專攻的道理,為了競賽擁有好成績,促進學生們積極向外尋找不同科系學生們互組成團隊參賽,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對於不同專業的尊重,以及互助合作對於團隊的重要性。         在東大生活中,由於一些系統問題,我無法報名參加校內所舉辦的各項競賽,但是很幸運我遇到一群很好的同學,讓我以觀摩的身分,跟著他們的組別一同準備。我所觀摩的競賽是「結構創新競賽」與「數學建模競賽」。結構競賽根據主辦方所提供的材料種類與數量,發揮創意設計建築結構圖,並加以實作出作品,最後透過分為八級的強度測試,篩選出建材最少、抗震力最佳的作品。「數學建模競賽」,在東大算是一場極為盛大的比賽,因為東大中,「數學建模」是所有理工科系的必修課,因此該比賽就成為學生們在考試前一爭高下的最好時機。今年的校內數學建模競賽題目是給定太陽軌跡照片,已知條件為拍照的時間與日期,參賽者必須用科學方法,找出並證明該太陽軌跡的照射地點。今年的挑戰難度在於參賽者處理太陽軌跡數...